首页 | 财务类 | 世界货币 | 香港元
香港元
1000元 (汇丰银行)
正面图案 反面图案
500元 (汇丰银行)
正面图案 反面图案
100元 (汇丰银行)
正面图案 反面图案
50元 (汇丰银行)
正面图案 反面图案
20元 (汇丰银行)
正面图案 反面图案
10元 (汇丰银行)
正面图案 反面图案
香港货币简史

   目前香港货币发行机构主要是英资上海汇丰银行(The HongKong and shanghai Banking Corporation)和香港渣打银行(Standard chartered Bank),港英当局也发行少量辅币。目前在香港流通的港币面额有:1000、500、100、50、20、10、5 元纸币,另有:分纸币及5、2、1元和5、2、1角硬币。1港元等于100分。
   港元诞生于1866年。1866年6月第一批香港银元在香港自己兴建的造币厂出世,面额有1元、半元等。币制单位为“元”,不仅政府发行,民间也可拿银条到造币厂铸造银元。造币厂后因亏损而倒闭。港元虽然是法定货币,但市面6同时流通的货币还有中国内地、英国、墨西哥、西班牙、印度的货币。中国内地使用白银,很多港元流入内地。为应付这一局面,1872年香港政府授权汇丰银行印发纸币,代替银元在市面上流通,按规定1港元纸币可随时兑换银市1元。1913年上半年颁布了“禁止通用外国钞券条例”,下半年又公布实施了“禁止通用外国纸币货币条例”,除中国铜钱外,以前通用的各国货币全部禁止通用。1935年香港币制改革,跟随中国放弃银本位制,订定外汇基金条例,修正各银行发行纸币条例,设立外汇基金制,作为发行纸币最有力的保证。根据1935年颁布的《1元券货币条例》,港英当局曾发行了1元面额纸币及辅币(铜镍合金硬币)。后来,还发行了5、2、1元,5角、1角硬币和1分纸币。纸币原由汇丰、渣打、有利三家银行发行,1978年1月,汇丰银行收购了有利银行,有利银行所发钞票已陆续被回收,很少流通市面。此外,过去曾有国民储蓄银行等亦发行过钞票,但发行数量少,而且只在短期内流通后即被停用。已经停止流通的各种;日版钞票,仍可无限期的向发行银行兑换。汇丰银行券面额有10、20、50、100、500和1000元6种。分新旧两种版。新版指1985年1月以来陆续发行的新钞,以后将取代旧版钞5、10、50、100、500和1000元。旧版5、10元是19 59年发行;50元是1968年开始发行;100元有1959年至1972年,1972年至1976年和1 977年的发行版;500元有正面是以“杰克生”像为主要装饰的1935年至1972年发行版,还有1973年、1983年发行版;1000元是1977年发行版。新旧钞比较显著的不同是,新钞票上删除了旧钞上的“或付予本殖民地货币之等值”(Or the equivaiene in the Currency of the Colony,Value received)字样,另外,新票面积缩小。香港渣打银行券1929年以前系早期货币。1930年至1958年发行面额5、10、50、100 元四种,1960年以后陆续发行了面额5、10、100元三种。为了协调各银行间印发钞票的颜色,1971年又发行了面额为5、10、50、100元四种钞票,上述钞票已陆续收回。从1979年开始又发行了一组钞票,计有10、50、100、500、1000元五种面额,正面设计改为以5种动物为主要装饰。1985年以来,渣打银行发行10、20、50、500 和1000元六种新钞,将逐步取代旧版钞。新旧版钞相比不同处是,新钞票上印有渣打银行的新英文名称:STANDARD CHARTERED BANK,旧钞上是THE CHA RTERED BANK,中文名称仍保持不变;新钞上删去了“殖民地货币”字样;新钞面积比旧钞小。
- 相关栏目: 书籍查询  世界历史  世界国旗  世界时间  外汇牌价  小计算器  纳税计算  证券国债  银行信息  
- 相关搜索: 世界货币  货币图案  美元  欧元  马克  日元  韩元  英镑  法郎  人民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