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迁度陌 互为主客

 
 

  ● 2001年2月 第二期 目录      


 


饮食男女--也谈花样年华
西西

  
  美指、灯光、摄像、道具无一不殚精竭虑,在王家卫的貌如随心所欲的指挥棒下,梁朝伟张曼玉俊男美女同样俯首帖耳,最终成就的是一盘看似五光十色,美仑美奂的《花样年华》。但是仅此而已,好比筵席上用作摆设的前菜,端的是精雕细凿,入口之后却不过是萝卜土豆——菜模样。倒有大半的人们悄悄掩了口将之吐在纸巾上,却打死也不愿意在人前说了真话,以免“给人笑话了去”。所以,风光的还是照旧风光着,追捧的还是照旧追捧着,大家伙儿全心照不宣地忙乎着,图的不过是愚人悦己的兴奋劲。
  
  故事在一通悦耳的吴侬软语中展开,穿着艳丽旗袍的苏丽珍和抹着油光水滑三七头的周慕云从一开始就是一双面目精致的偶人,无颦无笑,无哂无怒,木然地简直不似一对活物。
  
  苏丽珍再娉婷着也只是拎着一只小小的保温瓶去买一碗云吞面;周慕云再倜傥着也只能在生病的时候由他人转述“想吃一点芝麻糊”;两个人再是自我警醒着“我们和他们不一样”也只好在周家的屋子里躲闪着分吃一包荷叶饭。这里面也许有的是王家卫式的幽默和苏丽珍周慕云式的检点,但是在外人眼里,除却了欲抱琵琶欲语还休的拖沓,多的却是等同于平常男女的寡淡。
  
  影片有些处心积虑地想昭示着隐藏在苏丽珍和周慕云身边的暗涌,但是由于处理手法的落俗,出租车上的一前一后;大雨滂沱中的一把黑伞;甚至于房东太太对苏丽珍善意的提醒;都成为了两人看似无法逾越的阻隔,男女主角在王家卫的调教下一脸落寞地期待着观众的同情和抚慰,但是刻意过火的情节却无可奈何地流露出了足以摧毁任何真诚情愫的猥琐。这一点,大约是苏丽珍和周慕云们始料未及的,以至于两人在长巷中分手的时候观众们得偿心愿般长舒了一口气:终于抛却了一只烫手的山芋!
  
  听说王家卫在剧本最后剪辑的时候,毙掉了一段床戏,也好,免得此般的做作给人带来“苟且”的观感。这个和剧照大海报上亲密行为的影响又是两样。
  
  谁都想给观众一个交代,交代苏丽珍在新加坡在周慕云的公寓里那一截带口红印的烟嘴;交代周慕云在吴哥窟在朽木上急切的倾诉;甚至交代那个寓意暧昧的面目模糊的“小庸生”;只是公寓里绣面肮脏的缎拖鞋、朽木上胡乱填塞的草木团、字幕上突兀的“1966年”字样,都在揭示一个道理:无论男女主角如何标榜着“真情不能忘怀”,事实上随着周璇飞扬的歌声,已经无可奈何“花落去”。
  
  苏丽珍和周慕云们无论怎样使尽浑身解数,都不敌他们各自的伴侣,带着男女最原始的欲望,任其用燎原的态势焚烧掉自我的克制,堂而皇之地走到一起,相形之下,这两个无辜的男女却处处显示出了这场邂逅里的颓势,从一开始。所以在我看来,影片谋求的境界却在残旧的楼梯、班驳的甬道中被消耗殆尽,一切都成了一场类似于“偷情”的笑话。
  
  看戏的时候特地拖了一位相契的女友,女友很好脾气地忍受着周围噼啵不断的瓜子声,只在间中抬起脑袋问一声:还没放完?便又埋下身子靠在我的肩膀上睡去了。出门的时候零落的人丛中不时见到悻悻然的表情。也许,这般的花样年华,算是表错情了。

原文由【 西西 】 于 2000年12月16日 12:10 发表于本论坛


     

 

| 主编信箱 | 给编辑部留言 | 本期责任编辑:西西 老光

 

© 2001 Bookbank.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