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死亡事件的形而上解释冷 林扶叠
据说,鸳鸯是一种很奇怪的水禽,出入于水与草之间,双宿双栖。当一只遭遇命运的冷箭,飘然而去的时候,另一只也很快枯萎,宛若秋风中的芦苇,静默地守望着冬天的到来。
在中国古代,这种鸟被诗人命名为“爱情鸟”。然而从字型里就可以看出,它们其实是不祥的象征——鸳,怨;鸯,殃——诗人们用着悲伤的眼睛注视着它们短暂的爱情之旅,注视着它们命定的死亡。这一最终的结局,其实是多么地令诗人欢欣鼓舞啊!因为它一次又一次验证了爱情的短暂和不可追求,为诗人的逃避提供了现实主义的借口。
对于爱情,古代的诗人一般是不报希望的。所有关于爱情的诗句都有着固定的程式,有着另外的指向。就像鸳鸯成为一个香艳而哀伤的符号,在诗人笔下,爱情也成为一个空洞的符号,负载着诗人不可告人的隐秘——长生不老的神仙,或者光宗耀祖的功名。
鸳鸯和爱情只能够游戏于水与草之间,躲避着太阳的照射;而另外一种感情却在阳光下茁壮地成长,成为传统中的一条隐形河流。这种感情就是友谊,男性之间的爱情。它在文学中的最高表现是《三国演义》中的“桃园三结义”和《水浒传》中的“英雄大结义”。
友谊同样具有着鸳鸯的命运。《三国演义》中,关羽先死,他的结义兄弟们自然不能单独生存于世。在此时,为关羽报仇只是一个寻死的借口,最终的结局在小说开篇时就被注定,不可改变。
1989年3月26日,天才的抒情诗人海子在山海关卧轨自杀。两个月后,他的兄弟,同样洋溢着天才光芒的骆一禾突发脑溢血,在医院病故在这之前,骆一禾整理完了海子的遗稿,写完了他的最后一篇文字:《海子生涯》。
我一直认为,骆一禾的死有着古希腊悲剧的美。这种美是对命运的歌颂,对必然的伟大同情。对于这一对死亡事件的形而上命名,许多人表示过激烈的反对。然而,在一个爱情沦落为始乱终弃、鸳鸯变成一堆符号的文学传统里,我们能够赞美的,除了友谊的死亡,还有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