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中的爱情与色情 老渔
电影难免与男女之爱有关,如果将中外电影中男女主人公从相识到相爱的片段集锦成影碟或是“转译”成文字,那对于爱好追逐异性的人士来说一定能触类旁通。许多电影的梗概已经很模糊了,但是电影中男女之间获得默契或得爱的勇气的一系列动作和眼神依然清晰。电影中的爱情浪漫得最彻底的是一住罗马的好赌记者在街头捡了个公主回家,这事情太天方夜谭了,纯粹是可望不可即的狂想,难有借鉴意义,这属于高调的爱情故事,早期浪漫主义的做派。我俗人一个,喜欢电影中的低调的男女关系,不太张扬却很于芸芸众生也好有个学习的途径。《钥匙孔里的爱》是说是某无所事事的三流作家一日坐公交车,见一美丽的女人坐车逃票,恰逢检票的家伙逼近,三流作家忙将自个儿的票塞给了逃票女人,自个儿甘心受罚,这贼心男人真懂得抓住小小的机会,逞了个小“英雄”,就跟美丽的女人交往起来的,一段男女关系就这样开始了。这是低调的爱,不太高尚,不太冠冕堂皇,爱的背景也极为俗常,但这种市井中的浪漫要比拿公主、白马骑士、国王、贵族、大明星来强调爱情“落差”的故事来得实在。前两年还看一片子叫《诺丁山》,说是某女大明星在书店里买书,竟然跟书店小老板眉来眼去,一不小心这大牌女影星就跟普通小男人爱上了。这片子真让我大倒胃口。何必拿大明星吓唬人呢,谁都知道如今的大牌明星是“腕”呀,“腕”一喊“我也喜欢过普通人的生活”我的牙根立马就酸。记得冯小刚的《甲方乙方》就调侃过“喜欢过普通人生活”的“女大腕”。这《诺丁山》创意的立足点就是“大腕”能顶住世俗的压力,过普通人的爱情生活,可我怎么看都觉得那“大腕”女影星与普通人谈恋爱透着股居高临下的快意:本来就不平等,想要平等的本身就是因为有着不平等的权力,爱本来就是男女外貌、性格、经济实力、性的能力的残酷“角力”,林黛玉与焦大若能发生爱情,那一定是林妹妹的爱有着非常特殊非常“另类”的要求,别拿“林小姐也喜欢过劳动人民生活”来搪塞观众。
后工业时代的男女关系图景就怕太“纯粹”,太“高尚”,太顺理成章,拍一部有关男女关系的电影,电影创作者要是拿不出关于男女情爱或男女性爱的特殊理解,要是爱得太“主流”,这片子注定没有看头,即使象《泰坦尼克号》那样的生死少年情,今天的导演也不愿意做得太“莎士比亚”,那叛逆小子的吐唾沫竞赛,三等舱位中的狂舞和豪饮,行李舱位内豪华轿车中的偷情,张扬着的都是反叛高贵的姿态。情爱的纯粹性在后工业时代的文化背景中总是一再受到挑战,在我看来,最有力的挑战者便是色情。记得汤姆·克鲁斯主演的《紧闭双眼》中有一个俱乐部,来这个俱乐部的都是些“体面人”,俱乐部中任何人都带着面具,带着面具的观者(亦是嫖客)津津有味地观看带着面具的妓女和嫖客在来各个华丽的厅堂里性交,汤姆·克鲁斯扮演的主角(一位前途无量的医生)作为一个闯入者在这个大淫窟大开“眼戒”。整部片子亦真亦幻,最后连这个“太虚幻境”般的俱乐部的是否存在医生也感到茫然。这是一部如梦游一般的准色情片子,几乎所有的男女都在隐蔽地寻找着性机会,包括医生的漂亮妻子在舞会中欲迎还拒地接受一位绅士的挑逗。尽管性乱是以带着梦幻色彩的修辞方式出现,但对性乱的好奇和为尝试之不断涌动着的冲动在主角医生身上是非常明显的。影片的开头,医生夫妇都匆忙打扮,准备开赴舞会,在盥洗室中的,医生那美丽的妻子当着医生面小便。医生漠然对之,接着对身材高挑的妻子敷衍般地赞美一句,这个日常的家庭图景已经暗示了夫妻两个人已经不存在任何性的神秘感,两个人一块吸毒的场景大概也在可以阐释为夫妻两个人的共同的空虚。在这部片子中,恐惧,而不是忠诚,才是导致从性乱的好奇中退缩的理由。面对色情和性乱,考验着夫妻爱情的最后底线,最后的答案大概是:只好等待下一次机会的降临。
在视听的时代,电影无疑将最有可能向人类不断展现男女关系中特殊的面貌,也许这也是电影吸引人的动力之一吧。性,毕竟是电影最愿意也能最有效地得到表现的主题之一。
老光
《罗马假日》、《诺丁山》一类的片子是成人童话,我看的时候,就跟读郑渊洁《红塔乐园》的感觉差不多:大世界里有个小世界,小世界里是高调当道,比如爱情、友谊、自由、创造……是当仁不让的主角;现实、阶级、真相等等一概靠边。更重要的是,这些讨人喜欢的主角们还都说了算,偶然因素啊什么的全得顺着它们。这时候,要总结出老渔说的“本来就不平等,想要平等的本身就是因为有着不平等的权力”,有点较真了,非得把童话拉回大世界不可的架势。
《罗马假日》里派克和赫本分别,我眼泪都要下来了,同情的是安妮公主。想想她被迫放弃爱情(虽然冠冕堂皇地说是为了祖国和世界和平),要过整天穿着礼服鞋的苦日子,谁见不怜?电影里展现的罗马世俗生活,充满快乐和趣味,平民们一个个幸福得要命,就算表现了不平等,也是和大世界的规则反过来的。看过这部电影,如果趁热给女观众们一个选择题,相信没人会愿意在王位和派克之间挑前者。
《诺丁山》也是一样,故事里的不平等关系显然是向着小老板的,他有平静充实的生活方式,友谊既真诚又幽默,喜爱高尚的古典文化(时不时把迪卡比奥(莱昂纳多)当成达芬奇(莱昂纳多);或者动辄冒出几句莎士比亚、亨利·詹姆斯)。相比之下,大明星处于劣势,她忙碌而空虚,有个不爱的男友,整天念那些乱七八糟的台词……整个儿比对方的生活状态低了一个层次。他们再次相遇的时候,她开始演亨利·詹姆斯的作品了,这表明是明星在向平民靠拢。这完全不是冯小刚那种讽刺,是真心实意——当然是在小世界里的。
我比较倾向于同情小世界里的公主或明星,甚至愿意把这份同情部分地延伸至大世界。爱情本来就难找,好容易遇见了一份,又可望不可及,对一个姑娘来说真是件残酷的事(某些女权主义者大概除外)。我想,电影工作者们也料到林妹妹不会和焦大叔发生爱情,所以他们选了派克格兰特这些男人,就像尤三姐会看上柳湘莲那样。
老渔
林妹妹不会和焦大叔发生爱情?这要看什么历史语境,在文革中,大量的林妹妹专心致志地爱上了焦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