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书屋文化月刊 |
文 本 说说粲然的小说 有人问我最近看什么小说,我说不看小说很久了,几年来说看过的小说也就是时代三部曲了,完了就是在网上看粲然的小说。当时我看着一个坛子,主要是删广告贴的干活,后来有个叫多粲然的ID来这个坛子里发帖子,一开始发了个叫什么珍珠衫的帖子,也没怎么注意,大意好象是冯梦龙的路子。在知识经济时代看大明朝时候的东西有点郁闷,也就不了了了。 说实在的,坛子看久了,看得出,不管在网络上还是在毛边纸上,现在的写字方法主要有三个方向,一种是往渊博处抡开了写,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南琛的东西就有这个感觉,这个路数得有实力才能练。第二就是往优雅处洇开了写,动辄和在南非搞木雕的画家朋友通信,或者是地毯上喝中国制造的爱尔兰咖啡,弄几个荣格弗洛伊德的案例里的病因安在人物的身上,搞得读者读下来有点神经兮兮。第三种是往幽默方向整无厘头,在大话西游的理论背景下,嘲笑,反讽,嬉闹成一团,黑通社就搞得很好。
第一次觉得有阅读快感的是在读《巫山》,但这快感很容易被里面的巫山神鬼们的描写所打断,我不知道粲然为什么喜欢在一碗上好的白米饭里弄些小石头进去让我咯牙(不知道有没有咯着大家),也许这篇是写欲望的帖子,粲然想用一种神秘的氛围来渲染人性的不可知性(原始性),妾以为(打错了是“窃”)最好的办法还是让情节来说话。刚才去网上翻了翻《变形记》,通篇都是大白话,但人家是大师,用一个个格里高老爹掷向格里高的苹果就写尽了他变形后的屈辱。这么说有点站着说话不嫌腰疼,拿一个超级大师来说事,显得比较流氓,但我确实对粲然老用那些不干事的巫山神鬼来打断我的阅读快感耿耿于怀,而且这种愉悦是以前没有的,现在就检讨一下这个改变。
白小痴 --------------------------- 《朗朗春天好》阅读体会 今天终于看完了《朗朗春天好》,同时也看了其他人的评论。我个人认为,粲然的这篇作品跟她以往的一些作品比,还是不错的。这里只想谈谈我的一些感受,不当之处请见谅。 1. 这个段子初看起来,写的似乎随意散淡,但仔细看看粲然的确写的更加用心努力,这一点不能否认。 2. 尽管粲然的作品中,好象总在努力展示自己成熟的一面(经常蹦出一些性致性趣一类的东东),但我还是感觉粲然的作品更倾向于成长小说。当然,成长小说并非不好,我非常喜欢斯坦贝克的《小红马》(我私下认为《小红马》也算成长小说,它同样写的是成长的忧伤和烦恼)。起码我感觉,一个二十左右的女孩子在面对亲情、爱情、友情的问题上所表现出的稚嫩、随性和淡淡的忧伤在文中是随处可见的。 3. 我觉得这篇从写法和叙事角度来看,比《绝色》系列要好。氛围的渲染少了,过多的个人论述也少了,而情节多了,也更象一篇小说了。当然,这里粲然继承并发扬了她拿手的女性内心描写。不过正如老渔所说,对男辅导员的描写近似于漫画。我认为对于男性描写不一定要多深刻,但起码也不能太草率吧。 4. 粲然比较年轻,经历也比较简单,能写出这样的文字已是不错。尤其是这篇,让我想起前两年看过的李冯的一篇小说《王朗和俞小眉》(名字我记不太清了)。这篇无论从叙事语调风格、甚至所反映的校园生活,都有异曲同工之妙。只不过李冯是从男性视角落笔,而粲然正好相反。估计你没看过的。 总而言之,少女朗朗面对人生的那些复杂感受、那些迷惘与忧伤,我感觉较之粲然以往的某些作品更深刻些了。 风中歌 --------------------------- 怎么大家不对粲然的这篇文章发言呢?恩,我来说两句好拉。 在这篇文章里,我看到了粲然一些用心的努力。一是叙述语调的改变尝试。这一次粲然采用了一种不同以往的叙述语调,虽然是初次,但却用得相当流畅。二是粲然学会了与她笔下的人物保持适当的距离。作为写作者,需要既投入又懂得克制。粲然这一次做得不错,她走进人物,又走了出来,让人物自己活了起来。少女朗朗面对人生的复杂感受得以丰富而细腻的展开,那些迷惘与忧伤跃然纸上。
另外我想重提让我尤为触动的最后几段。 在持续的阅读中,我已不自禁的在少女朗朗的思绪中沉浮。当我随着朗朗从噩梦里醒来,忽然发现朗朗的妈妈原来早已亡故,写给妈妈的信原来是朗朗与亡灵之间孤单的对话。不由呆住。接着我就读到了朗朗给妈妈的那封信, “妈妈,昨天晚上我做了个梦。梦见爸爸和你一起去了。在梦里朗朗大哭大叫,可是梦醒了,朗朗却安心下来。 这是一个嘎然而止的结尾。象一帘雨水,简单,诗意,忧伤。也正是这个结尾,给了我长时间的迷惘与感动。 浪人98 --------------------------- 绝色阅读体会之《走日光》 读这篇小说,我已不是在泛泛浏览网文,它达到什么样的高度我不好说,但能让我为人物命运所牵引所感动,我想就是一篇好小说。 有几个问题想探讨: 1、簪子是个什么样的女人呢,作者试图表达什么?故事只有小镇的背景和她的三次恋爱。性格的发展总的看来是一致的,如爱幻想,孤僻,对懦弱的蔑视对超越平凡的向往等等。然而最后,簪子发出了“重要的是我失去了飞翔的支点,重要的是我还不明白我到底要向那个消失世界索要什么。”这种强烈的失落怎么来得有些突然。这是作者要表达的吗? 2、簪子是小镇上长大的女孩,文中她的眼里和内心世界加入了太多诗化的描写,如: “阳光从他的手背上蔓延开来,就像水银温度计里的刻度一样急遽上升。” 写得真好,但符合一个小镇女人的内心世界吗?似乎“知识份子”化了。是不是人物也有到什么山唱什么歌的问题? 说这些先,再读! 一意孤行 --------------------------- 粲然的“绝色”系列文章,每一篇都会让我感到些许惊讶。并不是那种很强烈的惊讶,而是微小的。是因为感觉到她文字中那些细微的变化。是那些变化告诉我她内心的消息。我总是在心底里为了知道她的消息而暗自欣喜。 我私底下将粲然的这三篇小说看作成长小说。尽管它们的故事背景不尽相同,却不约而同的将笔触伸向了女孩子的成长。每一篇都是一个女子的成长故事。山鬼中是一种诱惑、启蒙,招魂红里是一种等待、领悟,到了走日光里,已经是选择与出走,已经是直接与人生与爱情发生着激烈碰撞。有趣的是,不仅是主人公在一篇小说里成长,并且这三篇小说在次序上显示了一个成长的经过。从一个懵懂的女孩,到一个对人生爱情有着复杂思考的女子。 在昨晚邂逅的交谈中粲然对我说,山鬼中的爱情是一种天堂式的爱情,因为朦胧、懵懂而显得无比美好。招魂红是人间的爱情,刻骨,真实。而走日光却象是地狱式的爱情,主人公“我”是一个对爱情有着过高标准的女子,在她渴望飞翔的爱情理想面前,现实的爱情显得沉重、脆弱,不堪一击。 阅读这几篇小说的时候,我有一个突出的感受,就是“粲然越来越会写小说了”。我想这特别体现在她对故事性的关注之上。在以往对粲然文字的阅读之中,给我印象较深的更多的是她鲜明亮丽个性的文字本身。她似乎不太喜欢讲故事,她常常将小说当成文章来作。文章须“言志”的古训使得她似乎特别关注小说的思想。这使得她的一些小说虽然文字漂亮不乏思想,但缺乏故事本身的魅力。然而在这三篇里,粲然发掘了她讲故事的潜能,使得我颇为羡慕。我认为一个作者有这样的能力无疑将会极为有利于在小说写作方面的发展。
“绝色”系列之中,粲然的变化是明显的。粲然写了一个帖子总结自己的变化。我喜欢粲然提及它们时用的一个词语,“始料不及”。 我喜欢这个词语。因为意外而产生的惊喜。 浪人98 --------------------------- 《花非花》阅读体会 花非花,就从它开始吧。 第一段很好,第二段就完蛋了。“二十二岁,我有了情人。这并不能把我定义为叛逆或追赶潮流,全然不是这么回事。”二十二岁有个情人就有反叛或这追赶潮流的嫌疑么?自我感觉太良好了吧?失败! “他在阳光中转过头来安静地看我,眸色在日色下五彩斑斓。周围的车子行人很喧嚣地绕着城市呼来窜去,夏日的鹧鸪尖着嗓子立在电线杆上喊叫。整个世界大概只有我们俩是沉重思考着的。在那一刻我的心突然脆弱而孤独起来。于是我又叹了口气,低下头喃喃说,你不要诱惑我了。”这段整体还行,但中间夸张的形容把气氛全破坏了,失败! “关于孤独的感觉通常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才会回响在我的心里。传花曲终,人饮散尽,自己趴在凉台的栏杆上,听晚归的什么人用力摇着自行车铃子,由远而近而远,一条路又空荡荡的,只有我的目光在这里那里飘来飘去。或者是行在月光底下,看自己的影子被别人的影子无意地覆盖住了,然后又轻巧的越过。一向是这样,没有人知道我做什么,没有人在意我每一刻的感觉。倘若我不是名人,我的所有心情都注定永远淹没了,被日后烧尸的火烧成冲天的一缕轻尘,而已,而已。”这段有粲然文章中存在的典型问题,先下定义,然后用做作的行为和感觉来解释、证明这个定义。一容易让人有不知所云的感觉,二显的罗嗦和情节发展无直接关系,三过于自我将读者排斥在文字以外。解决办法,不作定义单纯描写,定义应该是读者自己下,作者只能通过描写来指明方向,如果读者不知道你指的是什么,那是作者描写失败,即使这样作者也不能硬塞给人家一个定义。打倒文字独裁!还我阅读自由!! 好了不继续砸了,不然粲然会杀了我,后面大家可自己对照着寻找漏洞,很多,很多啊! 我有时候会困惑,怎么粲然的东西就会让我看着累呢?那么多人都说好。是我自己的问题吧,是我不认真。真的是这样么?当然不是,看肥羊的东西,看索文的东西,看谁谁的东西我都可以看进去就出不来,直到看完为止,为什么粲然的不行呢?从要表达的东西上来说,粲然并不比他们差,而且她的文字能力甚至比很多人都要好,毕竟是科班的人么。也许恰恰是科班的人,心里的道理念头多了,就不肯一心一意的写自己想写的了,总要表现一下啊什么的,结果在很不错的立意和主干上添加了很多看似好看实则无用的东西。不仔细看的觉得很好看啊,没人能这么写啊,写的真不错啊,看仔细的抛开了外面的掩护发现了里面的东西,也会说好,小姑娘不大就能想到这么多,真不容易。可是对于作品本身、文字本身表现的矛盾和相互干扰怎么都视而不见了呢?一场精彩的足球比赛的解说是很难让所有人满意的,为什么?因为每一个人都对比赛有着自己的看法,好的解说也只能和决大多数的人的观点保持一致,更不要说劣质的解说了。设想一下一个解说员很自我,他为了证明自己某一个观点经常中断比赛,插进自己收集的资料或反复重放某一个镜头,你会怎么想?这样的转播你还看不看?粲然解说少些吧,少用自己的观点割裂情节吧,虽然你有精彩比赛的独家转播权! 宝宝
|
200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