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书屋文化月刊    
 

 

 

六月下(瓜VS扫红)

 

扫红:六月下的半月谈是我做。我想问,如果是你,你会谈哪些方面的问题?

瓜:你们的半月谈不就是谈那些作品么?

扫红:其实什么都可以谈,这个东西他们没放开。论坛内外的都可以。

瓜:那就谈谈文人在思想上面的匮乏吧。创新的匮乏和方法论的匮乏。写文章的人读社科和自然科学方面的东西太少,所有很多作家写来写去都写不出什么新东西,所以中国出不了托尔斯泰和陀思妥耶夫斯基这种哲理性文学家,出来的都是钱钟书。不过这个题目太大了,不妨简单说说写作主题的匮乏,尤其是女性作者的主题匮乏。

扫红:会不会是生活太安逸了?所以他们想不远。还有就是,中国内地的氛围。很多东西不明朗。

瓜:也不是吧!主要还是缺乏逻辑训练吧。灵感式的思考很难系统化。

扫红:比方说写作的主题是可以训练出来的吗?不会吧。

瓜:比如橄榄树新上的《海飞的天空》,我觉得是用好的逻辑习惯来加工好的灵感,才可能有好的创新,只有好的灵感,没有好的加工方法,就不容易有创新。所以有些作者时常写出来和自己想表达的明显不同

扫红:那你这个还是没有跳出"主题"的匮乏啊。

瓜:比如湖中罂粟的那篇柜中人,本来她是想表现压抑的,但他选择的"三角"题材却使得读者的注意力全都放到爱情上面去了,我觉得这就是逻辑训练缺乏造成的。

扫红:我们先确定这场谈话的主题好不?

瓜:啊?不要和我谈啊,我是在提示你而已,呵呵。。。

扫红:这是即兴的,半月谈的另一半我已经找好了。:)不要那么怕嘛。

瓜:哦。这还差不多!哈哈。。。我是怕我评论尖刻,别人受不了啊,那个什么玫妖嘉渡不是被我气跑了么

扫红:这些人都是太安逸了。受不得什么。

瓜:奇怪的是,好象不少人就是冲着尚书屋有严肃的批评才来的。但真的批评来了自己又受不了

扫红:走的就让他走,网络上的来来去去,都是自己喜好。没必要一个论坛为了留住人就得全方位的满足他们。尚书屋也有自己的立场和尺度啊。

瓜:是啊,我同意

扫红:所以走的人我从来都不惋惜。但很多人我是希望他们留下来。还有,谈到论坛,我想,一个好的论坛,它是可以站主动地位的。:)

瓜:是啊是啊,不然做来干什么!呵呵。。。

扫红:如果是提供一个玩的场所,那么外面热闹的论坛太多了。没必要多一个尚书屋。

扫红:收回话题。我想跟你谈你刚才说的主题匮乏。

瓜:哦,我觉得主题匮乏可以分两种。一种是完全没有新意的主题,只是觉得自己也可以写,说不定写得出什么新东西。于是就写了。但通常不成功,最后就变成是练笔而已,我觉得菊开那夜的东西基本都是这一类,看她的不如直接去看亦舒

扫红:另一类呢?

瓜:夸她好,也只不过是因为在网友中她相对较好而已,第二类是确实有些与众不同的想法,但由于缺乏足够的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所以写出来给人反而看不出他那些与众不同的地方,比如湖中罂粟啊,粲然啊,大约都如此。表达不充分,反而破坏了一个好主题

扫红:我对主题的匮乏的理解不知道跟你有没有误。

瓜:有误。

扫红:哈哈,你说。

瓜:是我扩大了范畴,哈哈。。。我把那些表达不够好的,让人看不出与众不同的,也算做主题匮乏了

扫红:恩,你再说清楚一些好不?你怎么样扩大了范畴?

瓜:好象应该叫方法匮乏的!!!第二种应该是方法匮乏

扫红:你说的主题是指什么?

瓜:想要传达的感受或者思想。方法是指形式,情节,等的选择

扫红:我理解的主题匮乏是,现在的作品,他们所表达的对象,很单一。

瓜:是啊,很多意象,比如性的意象,就用得太滥了

扫红:爱情,乡情,都市的困惑,最多的就是这些了。

瓜:难脱窠臼

扫红:然后,在技法上搞一些所谓的"先锋",就能够拿出来糊弄人了。

瓜:而且习惯所至,很多明明有些新意的东西,仍旧用了那些意象来表达,新意也就看不出来了。

扫红:一些人写"性",纯粹是为了告诉大家我"成熟"了。:)好玩。

瓜:不是告诉,是宣称!呵呵。。。真正是否成熟了谁也不知道

扫红:如果你写小说,这些都不可以成为主题,你会选择什么来写呢?

瓜:也没说不可以成为主题,但多少要有些与众不同的思考才行。

扫红:忽然跳出一个问题想要问你:好的文章是不是一定要带出一种思考,或者关怀什么的呢?

瓜:不会啊!我一直都把文章分为两类:一类传达的是感受,一类传达的是思想。

扫红:呵呵,当我问出来,我马上自己又否定了。我的否定是限于我自己的。

瓜:但不管怎么样,总要有所传达

扫红:是,分两类。

瓜:事实上,传达感受的文章更难写。因为感受要创新可实在不容易!呵呵

扫红:是啊,文章难写。我越来越觉得。

瓜:传达一点新的思考反而还比较容易些

扫红:???新的思考?而不是正确的思考?

瓜:谁能告诉你什么是正确的思考?在那个意义上是正确的呢?

扫红:恩,我打了自己的嘴巴。

瓜:独特就足够了吧

扫红:思考,人要不断的往外走,越看越多,

瓜:恩。但缺乏逻辑训练,又少看科普读物的人,时常会浪费自己的灵感

扫红:这个,,,,我可能是一个。

瓜:哈哈。。。以前我在新浪看到孤云的阅读历程,提到影响他较大的十几本书,没有一本是真正的学者作品,基本上都是文人作品,我觉得这就是明显的缺陷。

扫红:我是个懒惰的瞎子。其实我看不见障碍,我知道空间无限,但没有去摸索

瓜:看你想做什么啊!如果你只是想做个小女人文人。就这么着也挺好

扫红:做什么?哈哈,尚书屋呗

瓜:网站编辑而已么?呵呵。。。

扫红:让我来呻吟一下吧:我也讨厌懒惰啊,可是我被懒惰控制住了,我无力反抗啊。哈哈

瓜:要锻炼身体啊。没事儿练练举重什么的,每个人适合的东西和喜欢的东西都可能不同,个个都想成文豪,这世界也麻烦

扫红:再问你,你觉得这种主题匮乏的原因跟中国的国情有关吗?

瓜:跟中国的文化传统和教育环境有关,这些好象和通常所说的国情还有些区别。呵呵。。。语文教育艺术化,文化传统也是艺术化,赋比兴,全都不是逻辑


扫红:你是希望它们艺术化还是说它们现在是艺术化?

瓜:中国小孩子,从小写论说文,叙事文,却不会写论文,现在它们过分地艺术化了,缺乏逻辑。

扫红:我的天!晕倒!

瓜:好象我们直到中学才开始学马克思的哲学逻辑,而且还是辨证逻辑!呵呵。。。

扫红:我遇到你真是绝了。

瓜:何出此言?你就不会写论文?

扫红:我要是会写论文,马克思要从坟墓里爬出来。勒死我再下去。

瓜:哈哈,。。。马克思自己的论文也一塌糊涂啊,好象国外的小学生从小写的都是论文吧。香港如何?

扫红:我觉得那不是论文,是让他们说出自己的看法。

瓜:不是经常自己找题目,自己找资料,然后旁征博引么?

扫红:香港另外谈。香港的学生作文也很差。他们夹心人。

扫红:是,很多这样的课题。这样他们的思维没有定势,灵活。不象内地的很多东西。

瓜:恩,内地的论说文怎么写的,你应该知道吧?呵呵。。。

扫红:我记得以前写论说文,还没下笔,态度方向就已经摆明了。

瓜:是啊,而且论说方式基本上就是比喻+名人名言

扫红:说懒惰,谈勤奋,小议什么什么的,都是照一条定好的路走下去。没有自己的观点。为什么没有自己的观点?

瓜:因为有自己的观点得不到好成绩,也因为题目出的就很难有自己的观点

扫红:大多数的人再这种教育下长大,会有自己的观点吗?

瓜:总是会有的吧!只是不敢说,或者说不好

扫红:瓜是在什么地方的?

瓜:深圳啊

扫红:那你可以经常看到境外的新闻啊。

瓜:是啊!但我觉得关键是怎么看,而不是看什么!呵呵。。。 扫红:你觉得大陆的新闻跟境外的新闻最大的不同是什么?

瓜:指导和诱导的区别

扫红:大陆的新闻报道里有很多定语,形容词。

瓜:观察的这么细啊!

扫红:这些定语就直接影响听众的接受程度。

瓜:恩。有些道理

扫红:尤其是大陆这边受定性教育长大的人

瓜:是啊!很多人还喜欢看这样的新闻呢!比如我妈妈

扫红:本来新闻是事情的本来面目,报道给大家,不应该指导大家怎么去看待它。

瓜:西方新闻播报方式也有很多诱导手段藏着的呢!呵呵。。。剪辑啊!顺序啊!都很讲究,不过他们做得好看,普通人就不太在意了 扫红:是。报道新闻的时候会有自己的倾向,即选择自己愿意报道的东西,有可看性的东西

瓜:而且基本上,允许各种不同观点同时出现。

扫红:但他们还是更愿意比较全面地展示事件发生的本来

瓜:这个话题我们观点相同,没什么讨论价值!嘿嘿

扫红:那让我们回到这个观点的来源,为什么现在写作主题匮乏。

瓜:主要是思考方法,其次是阅历和视野

扫红:我觉得是一些东西困住了人们的思想。使他们单一,想不到圈子外面去。

瓜:你说得太混沌了,还是我说得比较清楚!哈哈。。。

扫红:我一向是混的啊。你现在还不知道? 瓜:不会啊!看你文字挺清楚的啊!

扫红:我现在是难得清醒,还跟你说了这么多,这些叫我以前的朋友看了,以为我吃错了药呢。

瓜:哈哈。。。以前你是什么样的呢?

扫红:以前是以情绪为主,以心血为源头,以行为为途径,超捷径,不经大脑。

扫红:瓜,再跟你说一件事,不要敲我的脑袋。

瓜:说吧。我想敲也敲不到啊

扫红:把这场即兴谈话做为半月谈的一部分贴出去吧?

扫红:你是不是觉得我很狡猾啊?如果是,不要出声。

瓜:呵呵。。。前面好象有点儿乱啊!我自己的逻辑都有点乱,一开始没怎么想清楚。 扫红:没什么,象一些人说的,何必那么正儿八经呢?真实一些也不错嘛,就这样。还有啊,我觉得,半月谈做到现在,好象有个误区,

瓜:好吧,既言之,则安之。什么样的误区?

扫红:好多人好象认为,半月谈就的谈一些版里的文章,谁写的好,不好,纯写作上的,这样不是单调了些不是?其实,很多东西可以谈,甚至文学以外的。

瓜:哦。范围是狭窄了些。

扫红:文字之内的文学是很单薄的,你不觉得?

瓜:而且读书类的文章也少

扫红:我很想尚书屋里多一些人文,社会,而不是纯文字的排列。是啊。所以我很珍惜你和孤云,哼哼他们,老光很孤单啊,没有人跟他笔战。:) 扫红:挑唆你门。:)

瓜:哈哈。。。我是兴之所至就会吵几下

扫红:你很少出来见网友。

瓜:也见得不少。不过好象始终和老光他们不怎么投契

扫红:为什么?哪方面?

瓜:兴趣不同吧,他们喜欢搞些非逻辑的东西,比如关于文艺理论的。

扫红:我又要晕了,老光还不够逻辑啊?

瓜:和科学哲学相比,逻辑不够纯粹!呵呵。。。中国人学西方,很容易接受尼采,萨特这些反理性主义的人,却常常忽视了这些人也有厚重的西方思想传统做基础,理性传统,打个比方:西方人是已经学会了骑自行车,所以萨特他们才说好的骑手应该随心所欲。这个比喻不大好,呵呵。。。汽车可能好些,或者做运动,游泳什么的 扫红:我已经晕到醒来几个轮回了。

瓜:哈哈。。。就说游泳吧

扫红:你应该捏死  我。

瓜:基本动作肯定是有严格规则,需要遵守的,学会了之后,才可以说随心所欲地游泳,中国人从来不讲动作,只会狗刨,所以即使自由泳做得象摸象样,一急起来就还是狗刨。西方的现代哲学,以及许许多多的文艺理论,和中国的东西很类似,所以中国人就喜欢学这些,而且学得很好,比如钱钟书。而我是觉得这些东西在中国并不缺,中国缺的是严谨端正的逻辑,也就是基本动作,所以在某种程度上我是有意回避去看那些太过现代的西方理论。 扫红:那中国以前的诸子百家是什么?对不起,我对这些不懂的。

瓜:都是狗刨啊!!!基本上都是狗刨,各种各样的狗刨

扫红:不如你推荐一些东西给我去看吧,我觉得这个实际。

瓜:比如,赋比兴就是自由联想,尤其是兴。在西方古典文学里好象是没有这种修辞法的

扫红?这个不好吗?你觉得?

瓜:好啊!没说不好。只是说西方很多现代理论就和"兴"差不多,所以中国人喜欢学,而且学得很快,学得很好,但学了这些,并不能弥补中国人的弱点,因为没学西方前面那几百年的理性逻辑基础。再来个比喻--从古代以来,中国人选择了向东走西方人选择了向西走,这个是没有对错的。后来中国人发现往西走比较富裕,所以也学着往西走,两种不同的努力方向。而西方人呢,又发现一直往西走也不是很好,就回身开始往东也走一段。然后中国人就高兴了!"啊!西方人也望东走了,说明我们原来选择往东就是正确的啊"于是他们也不往西走了

瓜:明白了么?哈哈。。。。。。。。。。

扫红:你好乐啊。:)是不是找到了天下最好的学生?

瓜:所以我说,中国人学习那些现代理论很拿手,就是因为中国人本来就在东面啊。我还以为你又晕了呢!嘿嘿
瓜:恩。好。下次上科学哲学课!请同学准备

扫红:是啊,一定要提前准备的。

瓜:那就下课!!!起立!

扫红:起立!敬礼!

   
 

 

关于瓜的一些观点
糨糊

老实说,看瓜的帖子,总觉得瓜有火气,有没有火气不是问题,而瓜好象认为世界上的事情没有不能圆满解决的,所以瓜强调方法

同意方法的重要性,可不同意方法的绝对性,方法绝对能处理一切问题吗?如果说局限是不可避免的,那方法同样不能避免局限限,这和迷信方法不同,方法是因为人的局限所以局限的,突破局限是个过程,如果没有完成这个过成,就没有结果,完成了一部分的过程,那就有了相对以前的结果,而这个结果又是没有终结的,只有相对的终结

从一写意义上说,人的状态没什么变化,从另一些意义上来说人又是不断变化,事情从来都是相互参照没有绝对的

对方法的不断追寻是文明的一种动力,它的出发点是为了解决
还有一种东西,叫生活的智慧,大概就是东方文明,东方文明是温和的生活化的,是种被软化的智慧,认为事情的自有它发展的道理,而顺应道理才会避免最大的浪费,西方文明认为只有掌握,控制,绝对处于主动才是最有前途的(我这么理解)所以东方的哲学就被用在了生活里,西方的成就用在探索改造外界两个不同的领域了

不是哪个好哪个不好

吃饭的时候用碗,喝水用杯子就舒服些,吃饭的时候用杯子盛来吃,喝水的时候用碗装来喝就难受点,当然这和习惯也有关系

生命必然消损,从生命本身来看,抛去所有标准,人的不稳定性决定选择的不稳定性,生命完全有理由决定选择毁灭,如果有只小猫小狗自杀了,谁也不会去批评它没出息,顶多说它崩溃了,作为人就不同了,同类的死亡比它们更有参照性,所以大多数人反对非正常的死亡,而实际上人更容易容易崩溃,而选择死亡也不只是崩溃那么简单


同意很多东西是可以后天培养的,从某些意义上说,人的区别不大,而从另外的意义上说,人的区别又太大了;在积累的经验,思考,情感,认知的各种方式里,人潜质的强弱就不同,培养新的东西,不是不可以,让一个目前不懂绘画,绝对不理解凡高图画的人,画出点那钟味道的东西出来,也是可能的,,如果说方法恰当,他要在情感上达到某种和凡高一样的共识后,运用可以学习模仿领悟的技巧,就做的到。从道理上来说只要方法对了没有做不到的,有个问题就出来了,生命的局限,成功和失败都是合理的,不说失败在情绪上对人的影响,就说时间吧,人的时间是有限的,而尝试是无限的,所以人的成功也就有限了

不屈的人很值得钦佩,而不屈不代表个体最终的必然成功,只不过勤劳的不屈是成功的主要方法,这个东西可以叫做精神精神,可以影响,扩散,继承,,,寻找方法,寻找有效的方法,解决问题,有效的解决问题,这些都是需要过程的目标,有成功,有失败,人对方法的探索是累计的,累积就是过着日子找找方法

人和方法是一种关系,人和人是另一种关系
条件决定方法,如果把人做条件,那这个条件可太容易变化了

所以,没有终极的方法,用一些可以系统分析观察一类东西的方法同样对待其它的东西,,不是不可以,也不是不好,但它终究有它的局限性

 

   
 

 

(2000-07-0223:42:22)飞飞宝宝
这期半月谈看没看

(2001-07-0300:03:29)摩丝
看了,怎么没有"中",就出来"下"了

(2000-07-0223:44:05)飞飞宝宝
上下啊怎么样?

(2001-07-0300:06:12)摩丝
上就是西西的上吧,下就是扫红的下

(2000-07-0223:46:07)飞飞宝宝
废话我问半月谈写的怎么样

(2001-07-0300:07:59)摩丝
从写上来说当然没有什么问题
他们一直在探讨文学问题嘛

可是很少有讲到当月的作品

(2000-07-0223:47:35)飞飞宝宝
是啊我建议改名叫胡说八道好了

(2001-07-0300:09:50)摩丝
就是就是,改叫胡说八道

(2000-07-0223:51:06)飞飞宝宝
好吧你去建议

(2001-07-0300:12:04)摩丝
你去吧。。。我怕她们两个耶

(2000-07-0223:51:48)飞飞宝宝
不怕我支持你

(2001-07-0300:14:42)摩丝
还是怕

(2000-07-0223:54:10)飞飞宝宝
哼没用的东西快去


(2001-07-0300:16:23)摩丝
拖。。。。。。。。拉。。。。。。。。。着。。。。。。。。不。。。。。。。。。。。。。。去。。。。。。。。。。。

(2000-07-0223:56:59)飞飞宝宝
气死

(2001-07-0300:18:12)摩丝
他们好偷懒哦,打倒

(2000-07-0223:57:53)飞飞宝宝
你不说就是对他们的纵容!

(2001-07-0300:19:41)摩丝
他们好象在搞文学概念谈似的,事实上,那些我觉得没有意思

(2000-07-0223:59:14)飞飞宝宝
对形而上学

(2001-07-0300:20:42)摩丝
如果说就论坛里的现有文章,举例子出来讲如何如何,就好了。
可惜他们泛泛地空谈了一番

(2000-07-0300:00:34)飞飞宝宝
这些话你去回复了啊

(2001-07-0300:23:36)摩丝
呜呜那我贴我们的QQ记录好吧

(2000-07-0300:03:42)飞飞宝宝
不管你快去回复你要表明你的态度

天啊不要打我啊------摩丝抱头淑窜~~~~~~~~~~~~

 

   
  20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