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后·怀旧·碎片 孤云

 

  实在疲倦了,躺在床上,顺手取过那本《范柳原忏情录》,读范柳原致白流苏的情书,写在他88岁的时候的。有点感动了,象范柳原这种情性,实在也是文人流弊,多情原不要紧,却还喜欢在某个生命点,对着一些物事怀起旧来,这确确很致命。于是想起张爱玲,于是虚构着旧上海的风花雪月,于是也想起张爱玲的书,想起书房里早已残缺的她的文集。张的作品我买了多少?不太记得了,买得都很早,比较有印象的是那套四卷本的文集。记得如今剩下第四卷孤独地躺在书架上,好几年了。当年,具体哪一年也说不上来,只记得是表妹生病在家的时候抱走了一大堆书,由于文集的第四卷是散文集,表妹说她也有,便搁下,之后那些书没有再回来过。而我想重新购买一套的想法一直没有落实,总是觉得不能单单买前三卷是一种浪费。这种矛盾心态到了如今,这样一个午后,趁着怀旧的伤感情绪,该下决定了。

  我今天如此同情范柳原,以至如此追念张爱玲,确是可以下决心了。我直接奔去书店,那套书每次去的时候都要拿起来琢磨一番,然后放下。书的价格还是多年前的那样,其实很实惠的,但更重要的是,我在路上为那本重复的第四卷安排好了命运。我想把它送给喜欢张爱玲的网友,虽有缺漏,但因是散文专集,所以并无妨阅读。我甚至已经想好怎么在论坛上发帖子,告诉朋友们我想送出一本张的散文集,且还倒贴邮资。我心理有种淡淡的喜悦,虽然这个午后我有点疲累。我终于站在书架前,好不犹豫地取下这套书,整个购买过程不到5分钟。

  回家后,一手提着袋子,径直打开书房的门,我想先从书架上拿下那本重复的,顺便也想看看到底是在哪一年买的那套书,或者可以想起当是时的一些情景,关于岁月,或者爱情?但我怎么也找不到了,我一遍遍地检索书架上的书,手都沾满灰尘,但我竟然找不到那本张爱铃文集的第四卷了!这究竟怎么回事?我的记忆应该不会有错,我一直思虑是否再买一套的想法都是因为看到这本孤独的残卷所致,可它竟然不见了!整整三个书架的书被我摸索遍了,它以前呆着的地方我也反复瞧过了,就是没有?或者,在某个时候我把它送人了?或者,它静静地躺在哪个角落,暗自伤神,因为不喜欢离开我?或者,在卧室的小书架上?我关上书房,走到卧室,把书架上、床上、桌子上的书也检查了一遍,它竟真的消失了!

  坐在电脑前,我仍旧百思不得其解。不管怎么说,一定是我的记忆的链子哪里断了,有些事情就这样忘却了。还有什么是我忘记的?我一直觉得细节是最美的,却也最容易遗忘。比如初恋,我大致还能想起是在什么样的年代什么样的阶段发生的,但我却已忘记,比如那天晚上是什么样子的气候?比如我们站在河边的树下,那是一棵什么树?比如我们相对着的时候,说了些什么?还有之前呢,后来呢?正如一本残卷,在我不经意的时候,消失在我的记忆中。更令人伤感的是,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原本想说点什么的,现在却也忘记了。我对着屏幕随心地打字,中间走到窗口,对面有人在摘龙眼,顺手扔了两串过来。我剥着龙眼,清甜的滋味流入嘴里,却忘记了自己为什么打下这些字,为什么哀愁了。

  是了,我刚才在想,不单是很多自己走过的日子早被忘却,甚至很多美好的体验也在消却。比如阅读的快乐,那种半躺在沙发上的阅读,坐在阳台栏杆边的翻阅,那种通宵达旦坐在灯下的研读,都很久没有过了。比如宁静的思索,那种饮着浓茶,老僧入定般的思索且不必提,就某问题详细全面的思考竟也不再有了。而在这样重复的无生趣的日子里,我竟还能想起张爱玲,或者还有点其它什么,真难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