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0000圆 尺寸:16.1×7.6厘米 | | | | 正面图案: | 李朝第四代国王 Sejong 头像,朝鲜文字创立者。 | | | 反面图案 | | | | 5000圆 尺寸:15.6×7.6厘米 | | | | 1000圆 尺寸:16.3×8.15厘米 | | | | 正面图案: | 李朝孔儒学家 Yi Hwang 头像 | | | 反面图案 | | 韩国货币简史 | 韩国圆由韩国中央银行韩国银行发行,有1、5、10、50、100、500、1000、5000、 10000元等面额,还曾发行过10钱及50钱的小额纸币,此外还有1、5、10、50、100、 500圆铸币。1圆等于100钱(Jeon)。 韩国银行自1950年成立以来,共发行过43种纸币及17种铸币,现在通用的“圆” 是在1962年第三次货币改革时于同年6月10日开始发行的,当时只有1、5、10、50、100 及500圆等面额,之后不断增加新面额的纸币,同时也发行面额相同但票面图案不同的钞票,为以示区别,称为“新XX圆”和“改××圆”。目前称为“圆”的货币在韩国共有22种纸币和14种铸币。 1945年10月,韩国官价汇率为15圆等于1美元,到1951年11月止,已贬至6000圆等于1美元。1953年2月15日实行货币改革,发行新货币圆,兑换率为1圆等于100圆。1 961年2月2日定出基本汇率,同时取消多种汇率,所有出口按基本汇率另加50圆结汇。进口外汇以拍卖方式出售。1961年8月1日,取消拍卖制,一律按1300圆合1美元供应外汇。1962年6月10日,再次发行新货币,恢复圆的名称,新旧市按1:10的比率兑换,并确定了官方汇率。1964年5月3日,废止官方汇率,实行单一浮动汇率制。1973年美元贬值后,韩国于2月20日也将其货币的理论含金量降低10%。1974年12月4日,韩国圆的含金量降低46.88%,对美元的基本汇率调至:美元合480圆。1980年2月27日,废止了韩国圆与美元的固定联系,制定了有控制的浮动汇率,钉住特别提款权和由韩国主要贸易伙伴国货币组成的货币揽子。韩国圆与干预货币美元的每日汇价由韩国银行来确定(韩国银行的基础汇率)。1990年年底价为1美元合716.40圆。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