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书屋文化月刊 |
平实·内敛·理想主义--安安作品的阅读体验 一个多月之前,就许诺过安安谈谈对她作品的理解。但我这段时间特别忙,不停地出差,不停地忙着自己的私事。直到今天,才利用零散的时间,断断续续地读了安安的《完美》系列、《没有记忆》、《夏天来了》、《坚如磐石》、《青山何欢》这几篇。为了更好地理解作品,其中的几篇我甚至读了N遍。当然,在安安的作品存留区里,这几篇东东,只不过是其作品的一小部分而已,而且也未必称得上是安安的代表作。但是我仍然从这些朴实的文字中,读到了一颗淡泊从容、充满幻想的纯净灵魂。 客观地讲,安安小说的艺术价值,应该高于她那些信手写来的散文随笔。但不知为什么,我却常常感动于她那些看似平实无奇的小品、散文。也许就在她随性的挥洒中,有意无意地就把自己的一点情绪渗透到文字中间了吧。尽管可以看得出,她是在尽力内敛地叙述着她所经历的生活,但这并不妨碍我情感上的共鸣。 我读《没有记忆》、《夏天来了》的时候,初读时草草地撩了几眼,并没有什么太深刻的印象。在写这篇东东之前,我又看了几遍《没有记忆》和《夏天来了》。蓦然地就有了一份感动,这份感动是纯粹的,不搀任何杂质的,完全是因为安安的文字,以及字里行间扑面而来的坦诚和美好。透过显示器屏幕,我似乎看到了一个彷徨于理想与现实之间的邻家女孩,在同你娓娓道来,似乎有一点忧伤,淡淡的毫不做作的忧伤。 上网久了,也见识了网上的各色人等。有的人象酒,有的人象可乐,有的人象矿泉水。而安安给我的感觉就象一道茶,是需要慢慢品才能尝出其中的滋味。她刚开始认识你,不会很热络,但时间久了,也会跟你掏心肺腑,而不是暗藏心机。她的作品也象一道茶,初看上去似乎有点不起眼,因为她的作品里即少有那些让人好奇兴奋的嚎头,也少有那些讨巧流行的网络特征。但是当你真正了解她所表达的东西时,你会为她的良苦用心、为她略显可爱的努力而感动。尽管,有时她未必能够把她所要表达的东西表达好。读她的《完美》系列,读她的《坚如磐石》、读她的《青山何欢》都有这样一种阅读体验。 看过安安就《完美》系列写的创作谈,才知《完美》是安安上网后的第一篇作品。当然,上网之前安安或许就已经开始写东东了。让我对安安另眼相看的,是她对文学的态度。相对于那些网上流行的口水文字作者来说,安安对文学的态度是真诚的,刚刚上网就洋洋洒洒写下了这一万多字的小说,在我看来,对于这样一个忙碌的女孩是不易的。 仔细看过这几篇小说,我觉得《完美》开头的几个章节和结尾的设计都还是不错的,中间部分略显拖沓。《坚如磐石》初看上去,有点象散文,从中可以看出作者对爱情的态度,以及属于女孩特有的对爱情不切实际的幻想。总的说还是不错的,就是觉得中间的对话有些繁长,对于章可和贾清之间爱情的着墨,仅通过一段对话来表达显得有些草率。另外,对于艾文的自杀,我认为有些突然,前面也没有暗示和铺垫。从我个人角度讲,我比较喜欢《青山何欢》。我感觉安安对于离婚男医生青山的描写算得上入木三分。整篇小说,脉络上也很清晰,不温不火。从安安塑造的青山这样一个人物的身上,我似乎看到了安安骨子里理想主义的倾向。 拉拉杂杂地又絮叨了这么多。实际上,作为一名文学爱好者,我在写东东的时候也存在着这样那样的一些问题,甚至我在给别人提一些意见的同时,自己也在犯着类似的错误。所以,还希望和包括安安在内的所有爱好文学的朋友,相互批评相互指正,然后一起进步一起提高。
|
200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