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之沙漠中的旗帜 马牛

 

那些天,我常跟你提起悟空扛着旗帜在沙漠中奔跑的样子,你总不当真,笑我胡思乱想。那时,你常坐在沙发上,喝一种本地的茶。现在这种茶没有了,茶农都出去做别的营生,留下他们的妻儿起早贪黑,活动在这北方一块块的田地里。每天下班后,我骑车回家都能看到他们,那些飘动在碧绿丛中五颜六色的女性服装和小兽一样奔跑在玉米地里的矮小身影。

我还是想对你说,看到他们,我就想起了沙漠中的悟空,他扛着那面写有“齐天大圣”的旗帜,在黄风中奔跑的样子。

实事求是地说,那面旗子已经很破,好几处都有颜色不一、大小不同的补丁。这些补丁是三藏和尚的针线活儿。很多个傍晚,悟空打着旗在外闯荡一天后,把多出几个窟窿的布料和木棍的组合体往和尚床上一扔,喝两口黄泥汤,就睡去。接下来的长夜属于那个黑脸和尚和他手里的针线。沙漠的夜很冷,悟空回来前他早早换好熬夜穿的棉大衣,静静坐在床上,闭上眼打一会儿坐,再睁开眼,看着远方,干巴巴地等着悟空回来。那样,他晚上就有活儿干了,不会再为失眠苦恼了。
他现在的失眠次数成倍增加,由以前的一个星期两次变为四次,每天天一亮他才能沉沉睡去。那时也是睡眼惺松的悟空重新扛起大旗出发的时刻。他不知道悟空每天扛着那面旗子在沙漠里乱跑什么,每天回来都头重脚轻,像个干了一天活儿的民工。有天他想,悟空这样做可能是想让那面旗子每天多出几个窟窿,好让他晚上失眠时有事儿做。他这样想的时候,也不辨真假,眼泪就下来了。

有时我也想,这和尚是如何度过先前那些无眠之夜的呢?
我找到一些史料,史料上没有。我找到一些野史,野史空空。但三藏一生中确实经历过悟空扛旗之前的那些无眠之夜。那些夜晚诱惑着我,让我夜不能寐。

我经常半夜三点趴着桌子,在一个本子上写写划划,笔尖与纸面的摩擦声与穸外的天籁搅在一起。有时还能听到你睡梦中迷迷糊糊地责备,你说这么晚了还不睡,明天不上班了,发什么神经。
我那时通常就感到孤独。在那片排山倒海的天籁中。

我以为三藏和尚在他的那些无眠之夜,会坐禅,会跑步,会自己给自己讲故事,会轻吟儿歌。但他没有。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得知他在悄悄地计划着什么。可能与离开沙漠有关,与三里地之外一座城堡里的大情人八戒有关,与冒着被抓获的危险偷越边境买花籽儿的沙僧有关。刚开始,这些计划陪伴三藏度过了一些兴致勃勃的沙漠之夜,但没过多久,就把他搞得晕头转向。再后来,他的脾气就一天天坏掉。他常对着悟空破口大骂,骂他的脸与屁股同色,骂他的个头儿太矮,像个侏儒。悟空并不还嘴,只是一声不吭地掉头走进自己房间,翻箱倒柜去找他那些进行了一半的发明。

三藏做出那面旗帜前,悟空的理想是当发明家。他不声不响地折腾出了很多奇奇怪怪的玩艺儿。三藏趴在窗户上看到他用钳子、焊枪加工着一些板凳大小的铁东西.他干得很买力,但津津有味儿。不过,三藏觉得那些铁东西都很难看,粗细不等的铁棍子旁溢斜出,焊点儿像长在女孩儿脸上的暗红色胎记。还有就是,三藏觉得悟空拨弄它们时,忙上忙下的样子很像一个理发师。
一天夜里他突发奇想,做了一面绣有“齐天大圣”字样的旗子。他把悟空叫来,对他说:你看漂不漂亮?悟空点点头。他就说:你没事儿扛着它在沙漠里走走,说不准会有过路人看到,把我们救出去。别老一天摆弄你那些破玩艺儿。我不喜欢它们。

那以后,悟空就停止了发明活动,整天扛着旗帜在沙漠疯跑。

 

--------------------------闪电评语
旗帜象征着理想的坚持(前面是这样感觉的),而后面你说这旗帜是别人给的,而且加上了点盲目意思。放弃(这个词也许不恰当)本来的理想,进入另一个空洞的理想,怎么解释呢?放弃原来的理想,而用一个虚假的空壳来代替,来欺骗自己?可你对悟空的描写有很少。
“他就说:你没事儿扛着它在沙漠里走走,说不准会有过路人看到,把我们救出去。”
救?按道理说,在个唐僧应该是“死了”的,可他还希望被拯救,这是为什么呢?如果和他给悟空的旗帜联系起来,是否可以说这个人还在挣扎呢?
如果你的写作意图是用这些来表现“我”的婚后的一种复杂的心情,悟空和唐僧都是“我”的心理活动和相赋相成的对立………………也许只有这样才能解释这个文本吧。